口述 / 劉家全 醫師 (胸腔外科)
整理 / 記錄 陳雲英 (本刊編輯)
食道癌在台灣十大癌症死亡率中排名,在第七至第九之間。其中95%以上病人為男性,且有抽煙、喝酒、吃檳榔,以及喝熱湯的飲食習慣居多。
食道癌因為不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所以治療成效大多不彰,預後甚至比肺癌還要差。早期食道癌的治療大都採用單一療法:包括手術、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近年來有採取多方療法的趨勢,比如化學治療配合放射治療,或者是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之後,再進行手術。但是因為沒有大規模的醫療研究顯示治療成果如何,所以在全世界都有不同的治療準則。
每年約有20至40位病人因罹患食道癌來院就醫,因為食道癌難以治療,所以希望透過以下的介紹讓大家對於食道癌多加認識。
九成食道癌病人治療很辛苦
一般而言,確診食道癌的病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完全沒有症狀,這些病人是在不經意之下發現食道癌的,約佔一成。比如病人因胃潰瘍或胃食道逆流造成如胸口灼熱等不舒服的症狀,有的是單純做健檢時,發現黏膜上有早期的食道癌徵狀。這些類型的病人比較容易治療,只需單純手術,就可以得到相當好的控制效果,其存活率可以達到60%~80%。
另外一種病人就沒有這麼幸運,卻佔有九成的比例。他們大都是吃東西時感覺吞不下,且吃比較硬沒有咀嚼碎的食物時感覺卡住,或是胸口有些許悶痛不舒服等症狀而求醫,透過內視鏡檢查而發現腫瘤,經切片採樣證實為食道癌。
食道癌在感到有症狀時,腫瘤大都已經超過五公分 ,因為食道是一個有彈性的肌肉層,如果只是早期型態,不大容易會有症狀,但是當有症狀出現時,則代表這個疾病程度至少已經到達第三期左右,如果加上有遠端轉移的現象那麼要將疾病控制住是相當困難。
食道癌的分期及治療考量
當大家一聽到罹患食道癌時都會驚慌失措,因為食道癌的發生率並不高,但是死亡率卻在十名之內,有時候第七有時第九。加上近年來台灣的檳榔文化、以及抽煙喝酒人口數增加,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因此不斷的在增加,甚至一個家族裡同時有好幾人罹患,因此是個不容忽視的疾病。
食道癌的分期與其他的癌症分期一樣,第一個是腫瘤本身的因子,包括腫瘤的大小侵犯情形;第二、淋巴腺有沒有散出去;第三、有沒有走血型性的轉移,比如腦、骨頭、或者肝臟等等。
我們常常比喻淋巴腺就像省道,血路就像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可以一下子就從台北到高雄,速度比較快;走省道就比較慢,但是省道卻可能到一些偏遠的地方,讓你不好治療,大概八、九成左右都是這一期的病人。首先必須診斷病人是不是真的有癌症,再來是分期、最後就是根據病人心肝肺腎各方面的健康情況,來做整體的治療考量。
胃鏡切片就可以診斷食道癌
依據上述的原則,我們進一步深入說明:
首先是診斷,食道癌只要做個胃鏡切片就可以診斷,通常很少誤診;但接下來分期的部分就比較麻煩,因為食道癌可以發生在上段、中段、下段甚至頸部的食道,如此一來食道癌可以逃竄的地方有許多,從頭部可以到頸部的淋巴結、可以到胸腔的肺部胸腔淋巴結、可以到腹部的淋巴結,任何地方它都會跑,所以食道癌可以說是一個全身性的疾病。
我們可以透過電腦斷層和正子掃描檢查周圍,比如說氣管、心臟、血管、肺臟、肺動脈或是脊椎等等,這些非常重要的構造。電腦斷層就像是台北市的地圖,當你要搜尋某間好吃的店就可以運用GPRS,這個GPRS可以告訴你什麼地方有什麼好吃的;正子掃描差不多是這種導向,它可以告訴你,這個癌症已經從什麼地方生到什麼地方,包括它經由「省道」塞到附近淋巴腺,或是跟著「高速公路」,跑到肝臟、跑到什麼地方去,正子掃描在這當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它讓我們清楚的知道癌細胞已經生長到什麼程度,所以電腦斷層和正子掃描對於食道癌的分期,在我們醫院是最基本的檢查。
本院食道癌治療存活率領先
分期一經確定,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根據病人的心肝肺腎功能、身體情況、自主意願,以及家中的經濟情況,甚至病人對治療的期望,來做整體的溝通。
和信醫院從一直有標準的治療準則,一般而言,食道癌在世界上治療的存活率大概只有5%~10%,但在和信醫院中食道癌的治療存活率大概是25%,所以我們的治療成果是相當不錯。從2000年開始到現在,我們一共手術過109位病人,其五年的存活率可以達到50%,有這樣的成果不單純是外科醫師的功勞,也包括所有的團隊共同努力合作,治療成績才能達到這麼好。
食道癌是非常的大的手術
在我們的治療準則方面,早期的病人以手術為主。如果癌細胞沒有任何經由「省道」或者是「高速公路」散出去的跡象,原則上我們在評估病人心理跟身體之後,會建議病人手術,在手術完後不需要任何治療,此時手術的根除性就非常重要。
手術時除了必須考量根除性之外,因為這是一個非常的大的手術,必須把食道從頸部一直到上腹部整節拿掉,拿掉之後要重建一個人工的食道,將胃從肚子經由胸腔拉到脖子上接起來,所以胃往上移至胸腔裡面,剩下的十二指腸、小腸、大腸等腸道並不會有所改變。
這樣的手術相當耗時,從早上開始動刀,手術要一直進行到下午六點,可以說是我們胸腔外科癌症手術裡面最大的手術,破壞的面積比較大,病人恢復上也會比較辛苦。
本院食道癌微創手術造福病人
包括美國的醫學中心等等國外的報告指出食道癌的手術死亡率,已經從十年前10%降到現在的5%~7%不等,也就是在一百位接受食道癌手術的病人中可能有五到七位會因為手術恢復不良,產生併發症肺炎,而無法如預期活得長久,這是手術本身的危險性。
本院非常注意手術品質、加護病房的照護,還有營養的配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護病房的照顧,尤其有關肺炎的部分要特別的注意。目前我們有一些包括在胸腔、腹部的微創手術,只要用三個小洞就可以完成,不會影響到清除的乾淨性,包括淋巴腺的摘除手術的重建,不僅不增加病人的手術時間,更可降低病人的疼痛、減少出血以降低併發症,讓病人較舒服的接受手術,這對病人來講是很大的福音。
放療化療搭配手術療效佳
如果不是末期,我們會建議先做放療、化療之後再手術。化療要做兩次,大概相隔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使用的不是毒性太強的化療藥品,並不會導致病人掉頭髮,但是難免還是會有一些副作用,比如說:白血球降低使抵抗力變差、胃口不好、甚至有些噁心嘔吐的情況,這些是難免的。
除了化學治療外,必須要同步配合放射治療,一共要照22次左右,在這方面,本院是由放射腫瘤科蔡玉真 醫師負責。放射治療開始後,皮膚可能會產生脫屑、變色或者破皮的情況,同樣地,因為放射治療,食道也會與腫瘤一起受傷,所以吞口水也會有一點疼痛,這一點不必擔心,我們會給一些相當的的處置來舒緩您的不適。
經過這些引導式的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後,可以先把相當大的一個腫瘤,慢慢縮在一個局部,大概經過一、二個月的休息時間,等到病人的營養狀態、抵抗力,身體恢復到正常的狀況下,我們才能為病人做手術。
接下來就是跟早期病人一樣的手術,在合理的情況下,本院還是可以用比較小傷口,或微創手術的方法完成。因為當病人身體經過放療、化療之後,已經產生一些創傷,所以如果能夠使用微創手術來幫忙,將對病人的恢復有更大的助益。
根除式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
僅管治療及恢復的過程是如此的漫長,癌症病人尤其食道癌的病人,治療機會幾乎只有一次,因此,如果沒有好好的完成治療並加控制,一旦復發或者沒有處理乾淨,其預後就會相當不好。
本院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準則,因為我們有兩個中心信念:第一、我們必須要在合理的治療情況下,不增加病人的死亡率;第二、經由根除式的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化療,讓病人的疾病能夠在一次的療程中處理乾淨。透過根除性的完整治療模式,才能夠讓整體食道癌的病人,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療,雖然可能會耗費病人及家屬相當多的體力及時間,但是從長遠來看,我們可以救一定比例的病人,這是非常值得努力,當然這也需要病人與家屬共同配合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