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化療藥品全程給藥配伍電腦系統」
榮獲台北市政府醫藥品質改進計劃獎章
訪藥劑科許派洲藥師
改寫 / 記錄: 陳雲英 (本刊編輯)
處方、調配到運送不容閃失
鄭春鴻主任 ( 文教暨公共事務部) :最近本院藥劑科榮獲台北市政府醫藥品質改進獎章,請您說明這項努力的意義。
許派洲藥師 (藥劑科):癌症化學的治療使用的是非常嚴謹的藥品,因為它的毒性相對比其他藥品高,我們對於化療藥品的處理必須非常小心,從開處方到調配甚至到運送,所有的過程都必須非常的謹慎,中間任何一個步驟有任何的一個疏失的話,都有可能造成給藥的錯誤,或是整個調配的失敗。
榮獲醫藥品質改進計劃獎章
藥劑科最近把整套化學治療的流程,從半電子半手工的模式,我們把它轉成全部的電腦化。這套系統從2006年開始用之後,很明顯地發現,在醫師開處方的錯誤率和藥劑科調配的錯誤率,統統都有很明顯的下降,去(2007)年年底,我們以這項新系統參加了台北市政府醫藥品質改進計劃,很榮幸得到獎章。
這個新系統解決了很多問題。在醫師的方面,以往醫師在用手工開處方的時候,他必須全部用手寫,自己做計算,在忙碌中,很可能計算上面會有錯誤,書寫的時候會有筆誤,甚至書寫的字不清楚,會造成處方判讀的錯誤。還有,當某些藥品必需溶解在特定的點滴裏面,有些醫生一方面對新的藥品不熟悉,就有可能會寫錯;一些藥品除了溶一個特定的點滴之外,還有特定的濃度,如果沒有特別注意,這些種種條件會使得醫生在開處方的時候很容易寫錯。
將化療計劃「範本化」並自動偵錯
這套系統的開發很不容易。第一、我們把所有的化學治療的治療計劃都「範本化」,,醫師只要將他要的範本找出來,輸入病人的身高跟體重,接下來所有的劑量,所有的算數,數學的方式通通交給電腦去處理。我剛提到點滴的問題,因為我們的系統是範本式的,所以我們在建立範本的同時,這個藥品應該放在哪種點滴裏面,都已經先設定好,就不需要醫師再去煩惱,或是去記得他是要用哪一種點滴。
至於濃度的方面,在整個方案確定後,系統有偵錯功能,也就是說,如果濃度在我設定範圍之外,系統會告訴醫師個濃度是錯誤的,讓他有修改的機會。
藥師只要確認處方無誤,電腦自動作業
在藥師方面,以往手工處方到藥劑科,我們必須把手工的處方轉到電腦裏去,因為我們必需要做明確的標識,這個標識以往都必須我們自己用手Key,自己輸入病人的姓名,如果病人要打三天或五天化療的療程的時候,我們還要一天一天幫這個病人做好整個治療計劃,並輸入電腦。在這些手動的過程之中,就很容易會有錯誤的發生。
電子化之後,現在我們的作業方便多了。電子範本到藥劑科,我只要核對過醫師的電子處方,確定他是沒錯的,我在電腦上呈現收單之後,後面作業統統由電腦去幫我們處理完。如此一來,藥師在這方面就可以減輕很大的壓力。
新式標籤更多資訊更安全
另外,我們舊式的標籤資訊沒有做到非常的完整,只有病人的姓名、藥品跟他要打的藥品的劑量;新的標籤還加上很多資訊。因為化學治療雖然以毫克開方的,但是所有的藥品,我們都必須將它溶解,所以我抽出來的時候都是C.C,以體積來算,所以每一個藥品對應的毫克,就有一個對應的體積C.C數,在這個轉換的過程之中,有的時候在計算上會發生錯誤,計算上發生錯誤的時候,抽藥就會發生錯誤。新的標籤除了原本應該有的資訊之外,也有把這個藥品這個毫克數相對應的體積也標示在我們的標籤上面,對操作的人員來說,他就可以很清楚很簡單地就知道應該抽多少體積。
醫師可根據病人情況做劑量微調
鄭春鴻主任:每一個病人都是不一樣的,病人絕對不可能「照書去生病」,醫師在開立這些藥方的時候,是不是就真的只有這些模組?也許他需要有些微調,在您提到的這個系統可以做到嗎?
許派洲藥師:有。病人在治療的過程之中,因為本身的疾病,或因為治療造成他的血球較低,這個時候 醫師可能就會根據病人的情況,在化療劑量上做微調。比如本來百分之百的劑量,現在希望把它調八成或調九成。我們的系統允許 醫師開方在一排的選項上告訴電腦,他要將劑量整個「打九折」或是「打八折」,電腦就會完全自動計算。醫師也可以針對某個特殊的藥品做考量,當他只希望某一個藥品的劑量「打八折」,他只要點出那個藥品之後,告訴電腦這個藥品劑量要打八折,電腦就可以對單項藥物做微調。
但是我們會請系統要求醫師,在他想要劑量「打折」的時候告訴我們為什麼要「打折」?理由是什麼,是因為病人的白血球過低?還是病人的生化值不正常,藥劑科收單的人會做一個覆核的動作,以確保說醫師沒有發生任何的遺漏或者不小心的疏失。
化療打針藥物外滲怎麼辦?
鄭春鴻主任:打化療針如果「漏針」怎麼辦?
許派洲藥師:化療藥品直接進血管裏面的話,就在身體的血液循環裏面流動,發揮藥效,非常少的情況在打針的時候「插歪了」,就是沒有打進血管裏面,那在打藥的時候就打在血管外,我們稱之於藥品「外滲」。某些特殊的藥品外滲的話會比較嚴重,可能會造成病人局部組織的受傷。這時可能要熱敷可能要冰敷,或者是手要舉高等的一些步驟,
我們醫院為了防止這個外滲情形的發生,每個病人都裝置中央導管,中央導管的好處外滲的可能性就會比較低,此外為了避免護理人員在病房執行加藥的時候,可能造成不小心噴出去,不小心的外漏,所以我們在去年也開始把所有的化療藥,整個打到大瓶點滴裏面去,等於把所有的化療藥品都在藥劑科做到最終的步驟再傳送到護理站,護理站到到藥品之後,不需要做太多的處理,直接掛上去就可以給藥了,以策安全。
化療藥品產生副作用的時間因人而異
鄭春鴻主任:化療藥物當然種類很多,一般病人打了化療藥物以後,要多久才會再真正感覺到不舒服,或是不適於做類似像開車這樣的活動?
許派洲藥師:不同化療的藥品產生副作用的時間並不一樣,每個人對於每個化療藥物產生的副作用的程度也不一樣,所以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它是因病人而異的。但原則上如果是在門診可以打的化療藥品,它產生副作用的程度通常比較輕的,我們會擔心病人可能產生比較嚴重的噁心嘔吐時,通常會請病人住院打,要看病人打的藥品及自己的承受度而定。
本院發展化療給藥自動化系統優勢何在?
鄭春鴻主任:我們在這化療的給藥過程做了特別安全的設計,它一方面可以避免錯誤;一方面能夠很積極去幫助醫師做最好的服務,別家醫院的同業在做這方面做到什麼程度?為什麼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許派洲藥師:我們從2006年開始用這套系統,當年9月第一次在北區的化學治療標準流程上發表這件事情,10月在臨床藥學會做了第二次的發表,這個期間就有很多家醫院包括北區、中區的各大醫學中心,都來我們醫院做觀摩。
據我所知,很多醫院都有給藥電子化的系統,但是他們電子化的系統不是類似我們範本式的電子化。我在使用這個系統的時候,不得不佩服當初醫院的高瞻遠處,在做這個之前我們已經用了紙本的範本已經有一陣子了,所以轉型的時候是不會太難的。另外,我們醫院只限腫瘤內科醫師才可以開化療藥,所以我們溝通的對象比較單純,各大醫院就比較麻煩,第一個他們要做範本是非常難的,再來他們溝通的對象有很多,因為他們會開化學治療的處方不是只有腫瘤內科的醫師,很多科的醫師都可以開,那每一個醫師對於自己的治療的方式跟想法可能各有不同,所以要整合成一套範本就非常的難,
病人整個療程每一個藥品都完全排定
有些醫院把所有的資訊變成拉霸式的選項,讓醫師點選的。這往往會碰一個狀況,醫師可能對某些藥品不熟,他會拉錯,藥品跟點滴配對就變成是錯誤的;或是濃度弄錯了等等,這些狀況都會加重藥劑科覆核的負擔。
我們開發的這套系統,最完整的地方在於說我們不只開方,我們連整個療程,治療療程未來的展開都完全做好,針對於每個病人的每一個藥品,他們應該什麼時間點做治療,全部都完全排好。事實上,大部份的醫院還是停留在我一開始講的醫師開方,藥劑科變成一個手動的轉換機制,這個手動轉換機制事實上會比較花時間,也可能會比較容易犯錯。我知道有幾個醫院有做到電子排程,但是電子排程只做到一天,沒有辦法做多天的,全台各大醫院還沒有任何一套系統,可以跟我們這一套系統相比的。
新的治療出現就有新的模組
鄭春鴻主任:每一種癌症所做的化學治療經常都是日新月異的,當治療方案改變了,我們的自動給藥系統是不是也跟著這些最新的治療方案更新呢?
許:如果有新的治療方式或是原來的治療計劃有一些變化的時候,我們可以在透過醫師或者是藥師、專科護理師提供臨床意見,大家對原有範本比較深的瞭解後,提出一些建議。當然這些建議及改善的方式,都要提到腫瘤內科去,請腫瘤內科的整個團隊來評估,再對整個範本進行新的設定,比如應該用多少劑量在病人身上,把它設定到電腦上做成一個正式的範本,再開放給所有的醫師,當他們需要用這個藥或這個範本的時候就可以使用。
化療藥物真的那麼可怕嗎?
鄭春鴻主任:有些癌症人對做化療有相當的恐懼,您天天接觸化療的藥,您覺得化療的藥真的那麼可怕嗎?
許派洲藥師:我們雖然每天接觸化療藥物,不過我們都是在一個相對相當安全的環境之下在操作這個藥物。事實上化療藥物確實會帶給病人一些不舒服,包括血球會掉,掉頭髮、噁心嘔吐,但是對於病人的整個治療來講,它是短暫的,如果你接受它,你可能還有相對的一些機會去爭取你生命的延續,但是你如果不接受它,基本上你就只能把你的生命交給老天來決定。
現在我們使用的化療藥物都是在國際雜誌上有發表過,得到實証,並且都有一定程度的效果,雖然我不能保證它對每一個病人都是一定是有效,但是每一個病人都有可能會是有效的那一群,你接受了,你就有機會;你沒有接受,事實上你之後可能會遭受病痛更多,所以基本上我會鼓勵病人,當有必要的話,而且還是可以處於積極治療的時候,我會建議大家不要把化學治療看得那麼嚴重,或者是那麼的難過,因為畢竟他可能只是半年的時間,或者是更短,四個月,忍耐一下就過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