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緩和醫療裡強調要不斷地給病人希望,
永遠都不放棄希望。
世界安寧日訪王正仁 醫師談安寧緩和醫療
整理 / 改寫 陳雲英 朱倚欣 ( 本刊編輯 )
安寧緩和醫療和硬體關係不大
鄭春鴻主任 ( 文教暨公共事務部 ):國內的安寧機構對「安寧病房」的定義,在病房硬體設施及醫護人力配備上,都有比起一般病房有更嚴格的要求。您認為安寧照護跟硬體設施關係密切嗎?或它應該更被強調為一種理念呢?
安寧病房服務前應評估社會整體需求,讓每一個國民依其意願與需求,就是每一個病人都可以依其意願與需求不論在一般醫院、慢性療養機構,安寧病房或自己家裏,都是可以做安寧照護。可見這是一個在任何地點都可以實施的全人照顧,不見得要有什麼特別的硬體。國內安寧機構的硬性規定,可能是為了要配合健保給付,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認為不需要去配合這種規定,但是我們有比他院更濃厚的安寧色彩,依我看,本院就是一個很大很大的一個安寧治療的地方,「安寧照顧」也可以不要用「安寧」這兩個字,一個public care(公共照顧)的一個center(中心),Cancer Center本來就是應該要做全人的照顧。
安寧照顧著重在心理的輔導
鄭春鴻主任: 安寧照護和「非安寧照護」其最大的差別在哪裡?
生命受到威脅時就需要安寧照護
鄭春鴻主任: 病人應該在什麼時候開始接受安寧照護?
但在1990年的定義並沒有把延長生命包括進去,只說應該要早一點開始進行安寧照顧;但是新版的定義就比較清楚列入,包括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都不排除在外,也算是安寧治療。因此,很多腫瘤科、放射腫瘤科的醫師都應該要有安寧的觀念,覺得是對病人好的,即使沒有辦法治癒也應該要治療,如果可以延長他的生命,還是要儘可能的提供給他。將來也許醫學在進步,也許有更新的藥物,更新的發明可以治癒,這也是一個機會,安寧緩和醫療裡強調要不斷地給病人希望,永遠都不能放棄。
安寧照顧越來越受到重視
鄭春鴻主任: 安寧照護觀念的推動,在國內受到重視嗎?如果病人選擇在家做「安寧照護」,我們如何協助他們?
也就是說,除了原團隊可以提供一般的醫療、身體的醫療、或者是專業的醫療;另外有一群安寧的團隊來關心病人的心理症狀、社會問題等,這就是共同照護。國民健康局對於全國30幾家參與癌症防治中心計畫的醫院都有補助,所以國家也在重視這件事情。
居家護理在本院已經實施很久了,就是目前所謂的安寧居家。病人選擇在家裡照顧或臨終的這一段時間,我們也提供居家照顧的服務。我們現在安寧療護大概分三大類:住院、共同照護、居家護理。
安寧照護最困難在溝通
鄭春鴻主任:安寧照護最困難的地方在哪裡?
和信醫院以積極治療癌症為主
鄭春鴻主任:對於在他院已經接受過治療,因效果不佳而前來本院尋求第二意見的病人,本院會接受他們做安寧照護嗎?
我認為只要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病人會理解本院的好意。當我們決定「不收」一位病人,我們反而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瞭解他的病情,寬慰他的心情,很有耐性地解說。我們通常要把病情解釋的很清楚,告訴病人在他的病況下,我們能提供的,並不會比其他地方更好,而且我轉介他去的那個地方的醫師我認識,我可以幫你聯絡,「不收他」,不代表拒絕他。主要能夠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讓他感受到你雖然沒有治療他,但是他覺得你是關心他的,都幫他想,也幫他安排他所有後續的治療計畫,甚至跟他做了一次很好的溝通及告知,他離開後他是謝謝你的,覺得這次來完全沒有白費。我很慶幸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服務,我們的院長同意我們花很多時間在這些「不收」的病人身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