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信念的堅持

癌症病人必須花比其他病人更多的心力照顧,不僅在治療的方式引起不適時,必須隨時全心全力去照顧;也必須關照病人在家庭、社會、心理層面所受到的影響。


二十年前,我在母校附設醫院腫瘤病房,暗暗的燈光照在靜謚的走廊上,經常在聽見由其他科轉診過來的轉移性的病人,他們互相間傳述著化學治療的可怕,如何造成身體的不適,彷彿化療只是一場夢魘。有些病人確實還是走了,原因是在他科開刀,並未逐一完成應有的化療,所以轉診內科時多已末期,醫師能幫上的忙非常有限。
這樣一個局面,在我進入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當時的孫逸仙治癌中心醫院)後完全改觀,我終於可以做我想做的事,看見癌症前瞻性治療帶來的成果與成就感。
黃院長由杜克大學回國,就是希望創造一個全人照護,有前瞻性的癌症中心。當時腫瘤內科只有二至三位主治醫師,全院醫師包括腫瘤內科、一般內科、外科、X光科、放射腫瘤科、耳鼻喉科、婦科、泌尿科、病理科,每天在八樓的討論室舉行晨會,這真是集『精英』於一堂,陣容可謂無比堅強。
當時病人不多,一個小時的會議上,有時大家就僅討論一至二個病人,我常想,在這兒治療的病人是幸福的。病情由這麼多人仔細地報告,特別討論,整合菁英們的意見,絶對是最小的地方都注意到了。討論出來的是最完善的意見,並且再用教授所一再強調『視病猶親』的態度去付諸實行。
慢慢地,隨著有共同理想的醫師越來越多,晨會參與的人數、科別也越來越多,病人由口碑相傳,來看診的病人也越來越多。這樣的晨會,達到仔細、完善的診治,也是『多科整合提昇癌症治癒率』的典範,也成為今天健保漸漸重視品質,而論質計酬的基礎。因此,當健保實施多功能癌症防治中心,我們在原有已堅固的基礎上,將多年累積的資料整理,即順理成章地實施了,因為這是本院自開院以來本來就在做的,事實上已準備了十幾年。
腫瘤內科因為負責照顧癌症病人,開完刀做輔助性化療,一定會轉到腫瘤內科,之後病人發生轉移,也一定是由腫瘤內科的醫師負責照顧,因此腫瘤內科醫師幾乎一直是負責60~70%的住院病人。
本院曾經因為人事的變動,只剩下我一位主治醫師及訓練中的專研醫師。黃院長當時堅持,為好好照顧病人,由他帶領每星期二、四、六的迴診,我一、三、五帶迴診,即使在人力最薄弱的情況,仍堅持一本初衷,給予病人最完善的醫療照顧。
每次輪到教授迴診那三天,他鉅細靡遺地迴診,即使時過中午,他仍然腰桿兒筆直挺立,精神抖擻的討論著病情,其餘跟迴診的大小醫師開始靠牆小歇,露出東倒西歪的疲態,我們還要設法運送東西進去,讓大解一下飢。這時,就不得不佩服黃院長的毅力,即使已迴診了三、四小時,他仍堅持做完成它。
在這幾年間,化療有許多的進步,以乳癌為例自1960年代Bernard Fisher開始建立『輔助性化療』的觀念以來,累積最多的前瞻性隨機試驗的統計結果,兼以紫杉醇上皮細胞成長因子接受器的抗體等新藥的發明,我們以良好的支持方法,幫助病人做完以這些實證結果為基礎的化療,使化療不再只是製造副作用,而是確實提升存活率的。這即是我在二十年前,站在母校的病房走廊上一直想突破,卻沒有信心能做到,在這裡我做到了。
隨著主治醫師開始逐漸加入,兼以本科自己訓練的專研醫師升上主治醫師,主治醫師傳承當初開院以來堅持的理念,每人在專業的癌症領域上,幫助更多的病人。癌症病人必須花比其他病人更多的心力照顧,不僅在治療的方式引起不適時,必須隨時全心全力去照顧;也必須關照病人在家庭、社會、心理層面所受到的影響。   
癌症帶給病人的衝擊本來就很大,病程本身就會引起的變化,病人往往不自覺地怪罪於醫護人員,發洩情緒,此時腫內醫師不僅必須在可能無法達到病人需求的結果下,去照顧病人的不適,也必須安慰病人,承受病人及家屬不合理的情緒發洩,並想辦法去幫忙病人。所幸隨著身心科醫師的加入,大家能有機會將這些問題在癌末告知的團隊會議上,經由團隊同事的互相討論,將原來棘手而無解的問題漸漸理出頭緒,並再度整理好自己,激勵出更多的力量去幫忙病人。
一份『建造台灣癌症中心,用心給予病人最好的照顧』的理念,在黃院長的堅持下成立,並督促大家去實踐,也隨著團隊的越來越大,同事們的陸續加入,逐日做得更深更好,當然我們一定會碰到更多難題,但相信這份傳承已久的堅持,能讓我們迎刃而解,更上一層樓。( / 劉美瑾主任,腫瘤內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