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選醫學生從「面談」做起
1998年,美國教育部「國外醫學教育認可委員會」評估世界各國觀察他們的醫學院,是否和美國醫學教育的精神相符。當時他們對台灣的醫學教育,提出至少有十二點是不符合美國醫學教育精神的。其中最重要的,他們指出臺灣沒有一個中立的醫學院評鑑制度,;此外,他們認為台灣的醫學院對於如何確定學生的性向是否適合學醫,未能提出滿意的答覆。
學醫的動機不明確令人憂心
台灣的教育過分強調升學主義,偏重記憶的考試,以致於學生缺乏邏輯思考,主動求知的精神,而這些能力卻是做為一名稱職的醫師術所特別必須具備的。這樣的高中教育,讓我們很難想像,在沒有經過面談,就要一位學生莽莽撞撞地進入醫學院,將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臺灣醫學生學醫的動機不明確,的確令我們感到十分憂心,這倒不全然是因為我們的醫學生是從高中畢業生升上來的,成熟度比較差。歐洲系統的醫學院,他們的醫學生也跟我們一樣,是由高中畢業生申請入學的,只不過他們非常重視面談,評估學生的性向。澳洲的醫學院,本來也是走英國路線,招收高中畢業生,最近他們也開始改變,有些雙軌並行,同時接受學士後醫學生;有些則只收學士後醫學生。我特別要指出的,臺灣即使不能像美國一樣,只招收大學畢業後的學生,但若維持現狀,或是採用雙軌並行,也同時接受學士後醫學生,只要經過周到的面談,重視學生的個人資料,明確地去瞭解學生學醫的動機,那麼仍然能夠比較準確地找到理想中的醫學生。
「如何選擇醫學生」研討會引發論戰
去年五月,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舉辦了「如何選擇醫學生」國際研討會,我們邀請了台灣的每一所醫學院校長、院長及醫學系主任,同時請來美國哈佛大學及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負責招生的教授以及一位來自台灣,畢業於哈佛醫學院的醫師,共同討論臺灣應該如何從制度面及實務面來選擇適當的醫學生。
會議結束之後,我寫了一篇感想發表在自由時報,沒想到這篇文章引起很大的回響,後來也引發了醫學院招收學生方式的論戰。其中有很多的文章反對醫學院以面談或口試的方法做為選擇醫學生的標準。他們反對的理由是台灣社會的人情包袱很重,很難客觀公平的進行選擇。他們似乎對負責面談的人完全採取不信任的態度,認為除了筆試之外,只要是人對人的接觸,就很難做到公平。
這樣的想法其實是相當可悲的,因為它毋寧是對台灣教育界的一種侮辱。但是很明顯的,醫學生必須具備的人格特質是很難從筆試上「考」得出來的,而除了仔細地面談以及評量學生所提出來的個人資料,我們又如何能對學生做進一步的了解呢?
找到對社會有責任感的 醫師來為病人服務
與會人士共同認為醫學教育在造就有能力、有愛心,願意終身學習,對社會有責任感的 醫師來為病人服務。因此,除了學科考試之外,如何評量學生在性格上是否具備上述的特質,也應該列為選擇醫學生的重要指標。會議同時認為,應該由特殊的管道,幫助屬於弱勢族群的學生進入醫學院;對於進入醫學院之後,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學醫的人,也應該提供他們換跑道的機會。
與會人士一致同意,招生的辦法不應該以筆試來做為選擇醫學生唯一的考量;而應該進一步評量申請人的學科成就之後,經由周全的面談再做選擇。目前國內醫學院入學的方式包括推甄、申請、聯考及學士後醫學系 (僅高醫) ,與會的國外醫學教授建議,醫學院入學的管道不應該太多。
慫恿孩子進入醫學院其實很危險
其實,或許我們的家長和社會低估了高中生的能力,黃達夫 教授和我曾經到台北的建國中學、師大附中及北一女中,面對面地與想要投考醫學院的學生進行討論。我們發現這些十七、八歲的小孩已經慢慢地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說他們會問︰如何知道自己適不適合當醫師?我應該怎樣開始準備未來可以可以成為一名好的醫師?女生適不適合做外科醫生?此外,舉凡醫療糾紛、健保制度、醫師的收入,以及每一家醫學院的特色都是他們關心的問題。
建立合理的面談制度,希望影響國內高中教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